查看原文
其他

专访瀚码技术:工业低代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

低码时代 LowCode低码时代 2024-04-14

随着国内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(工信部研究机构数据),不同行业、细分场景的数字化程度出现明显差异化,尽管市场上已经存在大量标准产品,但企业数字化始终绕不开“软件个性化开发”的尴尬,尤其对于大规模复杂业务场景来说,需求多、变化快、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不少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障碍。


作为第四代编程语言,低代码技术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、敏捷、高效的软件开发和交付方式。根据Gartner预测,到2025年,企业所开发的新应用中将有70%使用低代码或无代码技术。


低代码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,苏州瀚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瀚码技术”)创始人钟惟渊认为,当前大部分企业缺少的并不是数字化或信息化系统,而是缺乏构建能完全匹配支撑业务的“能力”,无法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搭建新应用并打通原有应用。尤其对于数字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来说,由于过往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、不同的软件供应商构建了大量的独立应用,“数据孤岛、流程断点”反而使得企业现有的数字化体系难以高效运转;而基于低代码技术平台,企业一方面能够集成现有软件,确保原有资产投资,另一方面还能够向上赋能业务人员灵活配置应用,不仅有利于降低软件开发的边际成本,还方便系统的长期维护,真正推动了企业数字化向中台化、个性化、业务为导向的方向演进。

01

敏捷开发进入下半场,企业数字化强调“可持续的开发和交付能力”

低代码技术是敏捷开发理念的延申。由于传统的“瀑布式”开发已经不再适合企业快速多变的业务需求,企业在内部IT资源、供应商持续服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,低代码技术能够将一部分开发能力释放给业务人员,从而做到让最懂业务的人主导软件需求,并且将开发过程变为由串行到并行再到基于平台即时构建应用,从而赋予企业“可持续的开发能力”,同时也能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。


 

基于低代码平台的敏捷开发交付模式,更进一步发展了敏捷研发里的用户参与的理念,直接将数字化能力赋予业务部门,大大降低了数字化的技术门槛,业务主导数字化成为了可能。同时,借助大规模的组件标准化和CBB,把传统的串行开发转变为并行开发,一边调研一边设计一边开发一边上线已经成为常态,这大大的增强了数字化的适应性,降低了试错成本,让软件真正成为普遍性的业务支撑工具。


钟惟渊表示,低代码技术的落地效果与场景复杂度、综合成本高度相关,企业需要“按需选型”,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用低代码开发。目前软件开发和交付模式,大致可能分为以下几种:



l 在场景极其复杂,例如IDE、Office、CAD等工具型软件,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,需要有专业的开发者,采用传统开发模式(Pro-Code)的好处在于其业务匹配度高,但交付周期随之变长,企业的IT支出也会大幅上升,这种专业软件还是交给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更合适,在质量、性能上能得到保证。


l 低代码(Low-Code)所适配的场景,往往存在着大量重复性代码,但又具备一定的业务复杂性。就好比工厂采用自动化替代掉手工机械性重复操作一样。类似地,软件大部分功能也可以以“配置化”的形式完成搭建,此时专业的软件工程师可以从大量重复的逻辑、页面、表单中脱离出来,真正专注在后台的一些核心算法和逻辑开发商。低代码平台成为IT部门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。导入低代码平台后,开发工作量大幅下降、交付周期缩短,质量也稳定可靠。原来需要产品经理、UI\UE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一个项目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,可能只需要一个人来完成,大大的降低了构建和维护成本。在构建像ERP、MES、WMS等业务管理类,以及平台服务类、项目定制开发场景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,代表厂商有Outsystems、西门子低代码等,它们在技术层面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模型驱动型,特别适合具备IT开发团队的公司和解决方案开发商。


l 无代码(No-Code)开发是低代码的一种特殊形态,区别于模型驱动,大部分无代码平台都是基于表单。目前市面上主要分为数据分析类、表格协同类、流程审批类。这些往往是各企业之间相对通用的应用,较少涉及到复杂业务场景,因此能够实现最轻量化的交付,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表单驱动型。


关于选择模型驱动还是表单驱动,瀚码技术产品总监羊旭峰认为,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与应用场景高度相关,要看企业对当前场景的定位以及长期发展规划,针对性的选择产品。从当前市场需求来看,表单驱动的适用范围较广,能够帮助非IT人员满足非核心业务的需求,通用性强;可一旦涉及到大规模复杂性业务开发场景,模型驱动更利于整合企业的数字化生态,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绑定业务,为企业未来的开发工作提供稳定、持续的技术保障。

02

面向复杂应用开发aPaaS平台,HARMONCODE®更适合工业

在工业领域中,尤其是像报工、排产、物流、仓储等场景来说,钟惟渊认为模型驱动类低代码更为适配,这与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难点紧密相关,具体表现为:


1、企业管理成熟度不一,很难套用“最佳实践产品”。

2、在上线之前,业务部门其实并不能很好的描述自己的需求。

3、业务模型、逻辑异常复杂,表单驱动无法从功能和性能上满足需求。

3、既有的组件无法覆盖企业各种差异化场景,要能有良好的可扩展性。

4、企业存在大量存量应用,需要实现跟这些存量系统集成打通。

5、企业数据不出圈,SaaS化交付难以被客户接受。

6、开发、测试、生产环境需要一体化运维。


以瀚码技术服务过的长虹集团为例,考虑到未来的可拓展性、现有系统的可集成性、当期项目的投资规模,长虹集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要保证首次交付过程中的效率,更要方便用户在未来持续开发、更新系统的需求。基于这些考虑,瀚码利用自研的HARMONCODE®低代码平台帮助客户快速搭建了光通讯事业部生产制造系统,工业事业部生产管理、质量管理、生产追溯等多个系统,同时跟工业物联网平台OPENLINK®打通,覆盖近100台生产设备。在打通了集团ERP、公司WMS等系统的基础上,帮助工厂实现了 D+1 日排程准确率(排程生产完成率)100%、D+2 排程准确率(排程生产完成率)≥96%的目标;同时,提升数据收集工作约40-45%的效率,在质量管理方面提高工程人员分析效率约10-15%,设备稼动率提升约2-5%。


从国内数字化整体发展情况上看,低代码技术尚处在早期,尤其在工业数字化场景中,仅仅依靠低代码平台还不能完全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。钟惟渊表示,瀚码技术的定位也不只是研发低代码平台,还具备构建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能力。


注:蓝色框内为瀚码技术产品线


从瀚码技术的发展历程上看,团队孵化自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科创板688022),从2015年开始就围绕工业数字化研发了包括边缘侧数据采集、OPENLINK®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在内的一系列产品。产品总监羊旭峰表示:“2019年前后,随着客户数量增加,团队交付压力居高不下,而在考察市场上其他低代码供应商之后,发现工业低代码市场尚处空白,而海外厂商价格又太高,于是决定自研HARMONCODE®平台,目前已经迭代到了V3.0版本。”


这样的背景使得瀚码技术除了自身储备了大量制造业人才之外,也沉淀了不少行业标杆客户的数字化项目经验,那么在后续研发HARMONCODE®平台的过程中,有利于团队深刻理解制造业用户的诉求,同时将自身服务客户沉淀下来的know-how封装在解决方案和平台上,从而构建出独有的竞争力。


就当前瀚码技术的客户群体来看,团队已经在新能源锂电、汽车零部件、3C电子、生命健康等先进制造领域服务了包括宁德时代、冠宇、欣旺达、泰科、大陆、海尔、碧迪、立讯精密等数十家顶级企业。“目前,不少客户项目的交付都切换到了HARMONCODE®平台上,交付以及人力成本相比之前降低了50%以上。”羊旭峰表示。


除了配合大型项目加速交付之外,瀚码技术正在向外输出平台能力,构建全方位的生态合作。


在最新的HARMONCODE®版本中,平台已经启动了“云开发平台+应用私有化部署”的模式,这不仅符合当前终端用户在部署方式上的偏好,也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用户及个人开发者的使用成本。


一方面,平台内置了特有的工业组件、工艺流程、工作日历、FEMA边界图、鱼骨图、状态机、序列号、OPC-UA、MQTT;同时,丰富的工业APP模板也方便开发者迅速上手,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。


另一方面,平台支持应用可以脱离平台实现独立部署(集群、单机部署均可),大幅提高性价比的同时,也满足了终端用户对数据安全的要求。



- END -


大佬观点


Mendix-王炯 | Mendix-阮铭 | 微软-李威 | 微软-徐玉涛 | 葡萄城-宁伟 | SAP-陈泽平 | 华为-周明旺 华为云-董鑫武 | 钉钉宜搭-邵磊 | 轻流-严琦东 | 腾讯云微搭-骆勤


用友-刘鑫 |  数睿数据-张超 |  奥哲-朱鹏喜 | 炎黄盈动-汤武 | 网易数帆-李雯燕 | 普元信息-孟庆余 | 得帆-李健达


Treelab-何浚炫 | 阿里-汪凤震 | 明道云-薛晨 | 上海斯歌-傅正斌




【无代码&低代码技术应用研讨群】
欢迎各位从业者/应用者/关注者加入
5月14日前有效
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